当前位置:首页 > 美文素材 > 正文内容

董其昌说了哪些书的名人名言,董其昌的诗句有哪些

vbRGF5662个月前 (03-28)美文素材2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董其昌说了哪些书的名人名言,董其昌的诗句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一、书法的名人名言有哪些

书,心画也。〔中〕扬雄:《法言?问神》

书,如也。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,形学也。有形则有势。〔中〕康有为:《广艺舟双揖?缀法》

书法,就其现象而言,它是一门借助于汉字,追求运动、节奏、张力,有着无穷变化的点画线条形式及其递进组合态势的抽象艺术。〔中〕丛文俊:《书法意象批评释名》

喜即气和而宇舒,怒则气粗而宇险,哀则气郁而字敛,乐则气平而字丽。情有重轻,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,变化无穷。〔中〕陈绎曾:《翰林要诀?变法》

书肇于自然,自然既立,阴阳生焉;阴阳既生,形势出矣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,惟笔软则奇怪生焉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虽学宗一家,而变成多体,莫不随其性欲,便以为姿。〔中〕孙过庭:《书谱》

书必有神、气、骨、肉、血,五者阙一,不为成书也。〔中〕苏轼:《论书》

字画本自同工,字贵写,画亦贵写。以书法透入于画,而画无不妙;以画法参入于书,而书无不神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。用笔在使尽笔势,然须收纵有度;结字在得其真态,然须映带匀美。〔中〕冯班:《钝吟书要》

书道妙在性情,能在形质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揖?答三子问》

书以笔为质,以墨为文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之要,统于“骨气”二字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要兼备阴阳二气。大凡沈著屈郁,阴也;奇拔豪达,阳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写字者,写志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笔性墨情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作书能养气,亦能的助气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书道,亦足以恢扩才情,酝酿学问也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善书。书与画殊途同归也。〔中〕朱和羹:《临池心解》

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,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,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,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,引人欣赏,心畅神怡。〔中〕沈尹默:《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》

中国书法从很早开始便成就为一门最为普及的艺术,一门最引人入胜的艺术;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,又成就为一门独特的、高级的艺术。〔中〕陈廷佑:《中国书法美学?国粹论》

下笔点画波撇屈曲,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。〔中〕卫夫人:《笔阵图》

用笔须手腕轻虚。〔中〕虞世南:《笔髓论?指意》

大抵腕竖则锋正,锋正则四面势全。次实指,指实则节力均平。次虚掌,掌虚则运用便易。〔中〕李世民:《笔法诀》

妙在执笔,令其圆畅,勿使拘挛。〔中〕颜真卿:《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》

平腕双苞,虚掌实指,妙无所加也。〔中〕韩方明:《授笔要说》

用笔之力,不在于力;用于力,笔死矣。〔中〕林蕴:《拨镫序》

虚掌实指,指不入掌,东西上下,何所阂焉!〔中〕林蕴:《拨镫序》

把笔无定法,要使虚而宽。〔中〕苏轼:《论书》

知书不在于笔牢,浩然听笔之所之,而不失法度,乃为得之。〔中〕苏轼:《论书》

执之欲紧,运之欲活,不可以指运笔,当以腕运笔。执之在手,手不主运;运之在腕,腕不主执。〔中〕姜夔:《续书谱?用笔》

双钩悬腕,让左侧右,虚掌实指,意前笔后。〔中〕丰坊:《书诀》

大字运上腕,小字运下腕,不使肉衬于纸,则运笔如飞。〔中〕丰坊:《书诀》

悬腕则笔势无限,否则构而难运。〔中〕徐渭:《笔玄要旨》

执笔欲死,运笔欲活。指欲死,腕欲活。〔中〕王澍:《论书剩语?执笔》

臂、腕、指三者功夫齐到,方能成书。〔中〕朱履贞:《书学捷要》

臂肘一悬,则周身之力自至矣。〔中〕朱履贞:《书学捷要》

中锋腕力尚矣,然腕力之运行,全在肘力左右之,非怒笔木强之谓。〔中〕朱和羹:《临池心解》

藏头护尾,力在字中,下笔用力,肌肤之丽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转笔,宜左右回顾,无使节目孤露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藏锋,点画出入之迹,欲左先有,至回左亦尔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藏头,圆笔属纸,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护尾,点画势尽,力收之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书有二法:一曰疾,二曰涩。得“疾”、“涩”二法,书妙尽矣。〔中〕蔡邕:《衍极》

善笔力者多骨,不善笔力者多肉;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,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;多力丰筋者圣,无力无筋者病。〔中〕卫夫人:《笔阵图》

第一须存筋藏锋,灭迹隐端。〔中〕王羲之:《书论》

每书欲十迟五急,十由五直,十藏五出,十起五伏,方可谓书。若直笔急牵裹,此暂视似书,久味无力。〔中〕王羲之:《书论》

粗不为重,细不为轻。纤微向背,毫发死生。〔中〕王僧虔:《笔意赞》

最不可忙,忙则失势;次不可缓,缓则骨痴。〔中〕欧阳询:《传授诀》

太缓而无筋,太急而无骨。〔中〕虞世南:《笔髓论?指意》

一画之间,变起伏于峰抄;一点之内,殊衄挫于豪芒。〔中〕孙过庭:《书谱》

转折者,方圆之法,真多用折,草多用转。折欲少驻,驻则有力;转不欲滞,滞则不遒。然而真以转而后遒,草以折而后劲,不可不知也。〔中〕姜夔:《续书谱?真书》

用笔如折钗股,如屋漏痕,如锥画沙,如壁坼。……折绞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,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,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迹,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。〔中〕姜夔:《续书谱?用笔》

古人论诗之妙,必曰沉着痛快。惟书亦然,沉着而不痛快,则肥浊而风韵不足;痛快而不沉着,则潦草而法度荡然。〔中〕丰坊:《书诀》

“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”,此八字真言,无等等咒也。〔中〕董其昌:《画禅室随笔》

作书最要泯没棱痕,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。〔中〕董其昌:《画禅室随笔》

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,不使其自僵,乃是千古不传语。盖用笔之难,难在遒劲,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,乃大力人通身是力,倒辄能起。〔中〕董其昌:《画禅室随笔》

作书须提得笔起,不可信笔。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。提得笔起,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。转、束二字,书家妙诀也。〔中〕董其昌:《画禅室随笔》

欲知多力,观其使运中途。何谓丰筋?察其纽络一路。〔中〕笪重光:《书筏》

能运中锋,虽败笔亦圆;不会中锋,即佳颖亦劣。〔中〕笪重光:《书筏》

劲如铁,软如棉,须知不是两语;圆中规,方中矩,须知不是两笔。〔中〕王澍:《论书剩语?运笔》

能用拙,乃得巧;能用柔,乃得刚。〔中〕王澍:《论书剩语?运笔》

用笔沉劲,姿态乃出。〔中〕王澍:《论书剩语?运笔》

须是字外有笔,大力回旋,空际盘绕,如游丝,如飞龙,突然一落,去来无迹,斯能于字外出力,而向背往来,不可得其端倪矣。〔中〕王澎:《论书剩语?运笔》

隔笔取势,空际用笔,此不传之妙。〔中〕王澍:《论书剩语?运笔》

书家贵下笔者重,所以救轻靡之病也。然一味苍辣,又是因药发病,要使秀处如铁,嫩处如金,方为用笔之妙。〔中〕吴德旋:《初月楼论书随笔》

几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,乃四面圆足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楫?述书上》

惟管定而锋转,则逆入平出,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,乃后积画成字,聚字成篇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揖?述书中》

用笔之法,见于画之两端,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,则在画之中截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揖?历下笔谭》

每作一画,必有中心,有外界。中心出于主锋,外界出于副毫。锋要始、中、终俱实,毫要上下左右皆齐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起笔欲斗峻,住笔欲峭拔,行笔欲充实,转笔则兼乎住、起、行者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逆人、涩行、紧收,是行笔要法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笔心,帅也;副毫,卒徒也。卒徒更番相代,帅则无代。论书者每曰“换笔心”实乃换向,非换质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要笔锋无处不到,须是用“逆”字诀。勒则锋右管左,努则锋下管上,皆是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凡书要笔笔按,笔笔提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家于“提”、“按”二字,有相合而无相离。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,用笔轻处正须实按,始能免堕、飘二病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有振、摄二法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行笔不论迟速,期于备法。善书者虽速而法备,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,然每不知如何得涩。惟笔方欲行,如有物以拒之,竭力而与之争,斯不期涩而自涩矣。涩法与战掣同一机窍,第战掣有形,强效转至成病,不若涩之隐以神运耳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要曲而有直体,直而有曲致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字有果敢之力,骨也;有含忍之力,筋也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书法在用笔,用笔贵用锋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作字之法,先使腕灵笔活,凌空取势,沈著痛快,淋漓酣畅,纯任自然,不可思议。将能此笔正用,侧用,顺用,重用,轻用,虚用,实用,擒得定,纵得出,拓得开,浑身都是解数,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,乃为合拍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擒纵二字,是书家要诀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凡字每落笔,皆从点起。点定则四面皆圆,笔有主宰,不致偏枯草率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地管见》

用笔到毫发细处,亦必用全力赴之。〔中〕朱和羹:《临池心解》

工夫深,虽枯亦润;精神足,虽瘦亦肥。〔中〕姚孟起:《字学臆参》

其墨或酒或淡,或浸或燥,遂其形势,随其变巧。〔中〕欧阳询:《用笔论》

带燥方润,将浓遂枯。〔中〕孙过庭:《书谱》

凡作楷,墨欲干,然不可太燥。行草则燥润相杂,以润取妍,以燥取险。墨浓则笔滞,燥则笔枯,亦不可不知也。〔中〕姜夔:《续书谱?用墨》

字之巧处在用笔,尤在用墨,然非多见古人真迹,不足与语此窍也。〔中〕董其昌:《画禅室随笔?论用笔》

筋骨不生于笔,而笔能损之,益之;血肉不生于墨,而墨能增之,减之。〔中〕笪重光:《书茂》

画法字法,本于笔,成于墨,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。笔实则墨沈,笔飘则墨浮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楫?述书下》

墨到处皆有笔,笔墨相称,笔锋着纸,水即下注,而笔力足以摄墨,不使旁溢,故墨精皆在纸内。〔中〕包世臣:《艺舟双揖?述书下》

用墨之法,浓欲其活,淡欲其华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墨不旁出,为书家上乘。〔中〕朱和羹:《临池心解》

凡落笔结字,上皆覆下,下以承上,使其形势递相映带,无使势背。〔中〕蔡邕:《九势》

书之章法有大小,小如一字及数字,大如一行及数行,一幅及数幅,皆须有相避相形、相呼相应之妙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凡书,笔画要坚而浑,体势要奇而稳,章法要变而贯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笔画少处,力量要足以当多;瘦处,力量要足以当肥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字莫患乎散,尤莫病于结。散则贯注不下,结则摆脱不开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作书贵一气贯注。凡作一字,上下有承接,左右有呼应,打叠一片,方为尽善尽美。〔中〕朱和羹:《临池心解》

法者,左顾右盼,前呼后应,笔笔断,笔笔连,修短合度,疏密相间耳。〔中〕姚孟起:《字学臆参》

书者,散也。欲书,先散怀抱,任情恣性,然后书之;若迫于是事实,中山兔毫不能佳也。〔中〕蔡邕:《笔论》

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采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。〔中〕蔡邕:《笔论》

欲书者,先于研墨,凝神静思,预想字形大小、堰仰、平直、振动,令筋脉相连,意在笔前,然后作字。〔中〕王羲之:《题卫夫人〈笔阵图〉后》

凡书贵乎沉静,令意在笔前,字居心后。未作之始,结思成矣,仍下笔不用急,故须迟,何也?笔是将军,故须迟重。心欲急不欲迟,何也?心是箭锋,箭不欲迟,迟则中物不入。〔中〕王羲之:《书论》

必使心忘于笔,手忘于书,心手达情,书不妄想。〔中〕王僧虔:《笔意赞》

轻重出于心,而妙用应乎。〔中〕虞世南:《笔髓论?释真》

欲书之时,当收视反听,绝虑凝神,心正气和,则契于妙。〔中〕虞世南:《笔髓论?契妙》

翰不虚动,下必有由。〔中〕孙过庭:《书谱》

得时不如得器,得器不如得志,〔中〕孙过庭:《书谱》

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。〔中〕柳公权:《旧唐书?柳公绰传》

心能转腕,手能转笔,书字便如人意。〔中〕黄庭坚:《论书》

未书之前,定志以帅其气,将书之际,养气以充其志。〔中〕项穆:《书法雅言?神化》

本领者,将军也;心意者,副将也。本领极要紧,心意附本领而生。〔中〕冯班:《钝吟书要》

用意险而稳,奇而不怪,意生法中,此心法要悟。〔中〕冯班:《钝吟书要》

书要心思微,魄力大。微者条理于字中,大者旁礴乎字外。〔中〕刘熙载:《艺概?书概》

以法为主,气以辅之,则任笔所之,无不如志矣。〔中〕周星莲:《临池管见》

二、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

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

1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——孔子

2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——韩愈

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——孔子

4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

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——孔子

6、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——孔子

7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——孔子

8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——杜甫

9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——朱熹

10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——欧阳修

11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——刘彝

12,一个爱读书的人,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,一个良好的老师,一个可爱的伴侣,一个温情的安慰者.----巴罗

13.一本书象一艘船,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,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.----凯勒

14,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.---歌德

15,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,建立自己的思想---鲁巴金

16,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.---韩愈

17,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.----王之焕(唐)<登鹳鹊楼>

18,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.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时!---颜真卿(唐书画家)<劝学>

19,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.---荀子<劝学篇>

20,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,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.---马克思

21,书籍—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.住宅里没有书,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.---威尔逊

22,书籍是朋友,虽然没有热情,但是非常忠实.---雨果

23,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.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没有阳光;知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.---莎士比亚

24,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.---高尔基

25,读一本好书,就像交了一个益友.藏克家

26,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,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;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.---余秋雨

27,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.---毛泽东

28,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如析.---陶渊明

29,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.---朱熹

30,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.---<三国志>

31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.---老子

32,路漫漫其道修远,吾将上下而求索.---屈原

33,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.---陆游

34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.---孙洙<唐诗三百首序>

35,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.---陈寿<三国志>

36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.---诸葛亮

37,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.---李苦禅

38,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----岳飞

39,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.---<汉乐府.长歌行>

40,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.---杜甫

41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.---孔子

42,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.---朱熹

43,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.---欧阳修

44,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.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.---孔子

45.古人之言云:“案头书要少,心头书要多。”说读书与交友像游山玩水一般,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.

常感读一本心爱之书,书中人会伸手与你相握,彼此莫逆于心,真有上接古人,远交海外的快乐。

清代诗人、诗论家袁枚(1716—1797),子才是他的字。的两句诗:“双目时将秋水洗,一生不受古人欺。”我想将第二句的“古”字改为“世”字。因他那时只有古书,今日出版物如此丰富,真得有一双秋水洗过的慧眼来选择了。

清代名士张心斋说:“少年读书,如隙中窥月。中年读书,如庭中赏月。老年读书,如台上望月。”把三种不同境界,比喻得非常有情趣。隙中窥月,充满了好奇心,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。庭中赏月,则胸中自有尺度,与中天明月,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。台上望月,则由入乎其中,而出乎其外,以客观的心怀,明澈的慧眼,透视人生景象。无论是赞叹,是欣赏,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。

选自《琦君散文》(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)。琦君,1918年生,台湾作家,后移居美国。

1.享受阅读快乐,提高生活质量

2.开启心灵之窗,争做社会栋梁

3.“开卷有益——我们爱读书,良师益友——我们读好书,行万里路——我们多读书,学海无涯——我们勤读书”。

4.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,把人类文明代代相传,绵延至今。

5.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,还是奥妙无穷的知识,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,还是神气有趣的神话传说,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。

6.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

7.读书,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,让我们增长知识,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。

8.书是我们的好朋友,让我们尽情读书吧!

9.读好书,与书交朋友,在陶冶情操,滋润心灵的读书活动中,使我们更加地关爱自然、关爱他人、关爱自己。

10.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——巴甫连柯

11.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——莫利

12.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,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,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——歌德

13.读书时,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,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——爱默生

14.读书是易事,思索是难事,但两者缺一,便全无用处——富兰克林

15.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,无需鞭答和根打,不用言语和训斥,不收学费,也不拘形式;......对图书倾注的爱,就是对才智的爱——德伯里

1.高尔基所说: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。

2.莎士比亚“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,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。”

3.马克思说:“越是多读书,就越是感到不足,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。”

4.歌德所说:“读一切好的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。”

5.凯勒说:“一本好书像一艘船,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,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。”

6.托尔斯泰说:“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。”

7.明代董其昌说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

8.法国罗曼罗兰说:“和书籍在一起,永远不会叹气。”

9.汉代刘向说:“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医愚。”

10.高尔基说:“我扑在书籍上,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。”

11.高尔基说:“读书越多,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。”

12.杜甫说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
13.古人也一再强调:“劳于读书,逸于作文。”

14.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

15.孔子也说: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

16.杨雄曾说:“能读千赋,自能为之。”

三、董其昌的诗句有哪些

1.董其昌关于读书的诗句

董其昌关于读书的诗句 1.关于读书的诗句

古代名人的读书诗

东晋诗人陶渊明,热爱田园生活,喜爱读书。他写了一首《杂诗》:“盛年不再来,一日难再晨。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等人。”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,好好读书。

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:“读书患不多,思人患不明。患足已不学,既学患不行。”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,要“多读、多思、虚心、躬行”。

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流芳千古的《劝学》诗: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”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,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。

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,著有《牡丹亭》,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。他在《正觉寺示弟儒祖》诗中写道:“窗间白发催愁境,烛底苍头劝读书。”

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,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:“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。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无一点尘。”

清代诗人袁枚,博学多才,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人们,读书切莫囫囵吞枣:“读书不知味,不如束高阁。蠹鱼尔何如,终日食糟粕。”

2.董其昌的诗词及生平

董其昌(1555-1636年)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上海松江人。

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,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,青云直上。公元1589年,(万历十七年)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,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。

当过编修、讲官,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太子太保等职。他对政治异常敏感,一有风波,他就坚决辞官归乡,几次反复起用。

董其昌才溢文敏,通禅理、精鉴藏、工诗文、擅书画及理论。他是海内文宗,执艺坛牛耳数十年,是晚明最杰出、影响最大的书画家。

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,注重师法传统技法,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,讲究笔致墨韵,墨色层次分明,拙中带秀,清隽雅逸。《画史绘要》评价道:“董其昌山水树石,烟云流润,神气俱足,而出于儒雅之笔,风流蕴藉,为本朝第一。”

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,并波及到近代画坛。一直以来,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。

董其昌精收藏,曾珍藏董源4幅山水《潇湘图》、《溪山行旅图》、《龙宿郊民图》、《夏山图》,并以“四源堂”名斋,还有精选李思训《蜀江图》、《秋江待渡图》,董源《征商图》、《云山图》、《秋山行旅图》,巨然《山水图》,范宽《雪山图》、《辋川山居图》,李成《着色山图》,郭忠恕《辋川山居图》,江贯道《江居图》,赵大年《夏山图》,赵子昂《洞庭二图》、《高山流水图》,王蒙《秋山图》,《宋人册页》等18幅。从中可以看出,董其昌的收藏足以令其傲视当代。

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,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,他对自己的楷书,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。董其昌虽处于赵孟\、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,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。

他的书法综合了晋、唐、宋、元各家的书风,自成一体,其书风飘逸空灵,风华自足。笔画园劲秀逸,平淡古朴。

用笔精到,始终保持正锋,少有偃笔、拙滞之笔;在章法上,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,分行布局,疏朗匀称,力追古法。用墨也非常讲究,枯湿浓淡,尽得其妙。

书法至董其昌,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,“六体”和“八法”在他手下无所不精,在当时已“名闻外国,尺素短札,流布人间,争购宝之。”(《明史·文苑传》)。

一直到清代中期,康熙、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,倍加推崇、偏爱,甚而亲临手摹董书,常列于座右,晨夕观赏。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:“华亭董其昌书法,天姿迥异。

其高秀圆润之致,流行于褚墨间,非诸家所能及也。每于若不经意处,丰神独绝,如清风飘拂,微云卷舒,颇得天然之趣。

尝观其结构字体,皆源于晋人。盖其生平多临《阁帖》,于《兰亭》、《圣教》,能得其运腕之法,而转笔处古劲藏锋,似拙实巧。

……颜真卿、苏轼、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,而要底皆出于晋人。赵孟\尤规模二王。

其昌渊源合一,故摹诸子辄得其意,而秀润之气,独时见本色。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,朕甚心赏。

其用墨之妙,浓淡相间,更为绝。临摹最多,每谓天姿功力俱优,良不易也。”

据说,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,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,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。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。

在康熙、雍正之际,他的书法影响之深,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。董其昌的书法,历来评说褒贬不一。

褒者倾其溢美之词,清代著名学者、书法家王文治《论书绝句》称董其昌的书法为“书家神品”。谢肇称其“合作之笔,往往前无古人”。

周之士说他“六体八法,靡所不精,出乎苏,入乎米,而丰采姿神,飘飘欲仙”。但对董其昌的批评者也很多,包世臣、康有为最为激烈。

包世臣云:“行笔不免空怯”。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讽刺道:“香光(董其昌)虽负盛名,然如休粮道士,神气寒俭。

若遇大将整军厉武,壁垒摩天,旌旗变色者,必裹足不敢下山矣!”董其昌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,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。起因是在考试时书法不好,遂发愤用功自成名家。

这在他的《画禅室随笔》有所记述,其中还自述学书经过:他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,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,本可因董其昌的文才而将他名列第一,但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,遂将第一改为第二,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。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,自此钻研书法。

董其昌回忆说:“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,自是始发愤临池矣。初师颜平原(真卿)《多宝塔》,又改学虞永兴(世南),以为唐书不如魏晋,遂仿《黄庭经》及钟元常(繇)《宣示表》、《力命表》、《还示帖》、《丙舍帖》。

凡三年,自谓逼古,不复以文征仲(征明)、祝希哲(允明)置之眼角。”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几乎学习研究了以前绝大部分名家,从钟王到颜、柳,从怀素到杨凝式、米芾,直至元代的赵孟\。

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,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,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,董其昌有句名言:“晋人书取韵,唐人书取法,宋人书取意。”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、法、意三个概念划定晋、唐、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。

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,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。董其昌。

3.关于读书的读书的诗句

1、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

唐代:王贞白
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
译文:

专心读书,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,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。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,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。

2、《劝学》

唐代:颜真卿

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
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译文:

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,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。少年时只知道玩,不知道要好好学习,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。

3、《柏学士茅屋》

唐代:杜甫

碧山学士焚银鱼,白马却走深岩居。古人己用三冬足,年少今开万卷余。

晴云满户团倾盖,秋水浮阶溜决渠。富贵必从勤苦得,男儿须读五车书。

译文:

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,昔日常参议朝政,直言相谏的他,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,隐居于此。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,虽然他年少,但已学业有成。

观茅屋户外,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,秋水顺着道路,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。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,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,以求功名。

4、《绝句·书当快意读易尽》

宋代:陈师道

书当快意读易尽,客有可人期不来。

世事相违每如此,好怀百岁几回开?

译文:

读到一本好书,心中十分高兴,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;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,心中十分高兴,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。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,人生百年,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?

5、《送董元达》

宋代:谢逸

读书不作儒生酸,跃马西入金城关。塞垣苦寒风气恶,归来面皱须眉斑。先皇召见延和殿,议论慷慨天开颜。谤书盈箧不复辩,脱身来看江南山。长江滚滚蛟龙怒,扁舟此去何当还?大梁城里定相见,玉川破屋应数间。

译文:

读尽了诗书,你毫无腐儒的酸气;投笔从戎,跃马在西北边关。边塞的气候恶劣,寒风凛冽,你回来时,满面皱纹,须眉已斑。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,你慷慨激昂,纵横议论,得到了皇上的激赏。

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,难以置辩,有功难封,你流落到江南,来赏玩这里的青山。长江滚滚东去,下有蛟龙发怒,掀起波浪;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,何时才能回还?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,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,家中只有破屋数间。

4.关于发奋读书的诗句

1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——欧阳修

2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老子

3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《汉乐府·长歌行》

4、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——诸葛亮

5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——杜甫

6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。——李苦禅

7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——韩愈

8、立身以力学为先,力学以读书为本。——欧阳修

9、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

10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——岳飞

11、要知天下事,须读古人书。——冯梦龙

12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——朱熹

13、人生在勤,不索何获。——张衡

14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——陆游

15、一日不书,百事荒芜。——李诩

16、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——陈寿

17、士欲宣其义,必先读其书。——王符

18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孔子

19、读书如行路,历险毋惶恐。——《清诗铎·读书》

5.关于读书的诗句

1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——孔子

2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——韩愈

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——孔子

4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

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——孔子

6、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——孔子

7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——孔子

8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——杜甫

9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——朱熹

10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——欧阳修

11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——刘彝

12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——颜真卿

13、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——于谦

14、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——刘向

15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——《汉乐府。长歌行》

16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——岳飞

17、发奋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——苏轼

18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——李苦禅

19、立志宜思真品格,读书须尽苦功夫——阮元

20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——诸葛亮

21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——陈寿《三国志》

22、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——孙洙《唐诗三百首序》

23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——陆游

24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朱熹

25、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——苏轼

26、书痴者文必工,艺痴者技必良——蒲松龄

27、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——《三国志》

28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——老子

29、路漫漫其修道远,吾将上下而求索——屈原

30、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如析——陶渊明

31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——朱熹

32、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——庄子

33、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——诸葛亮

34、玉不啄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——《礼记》
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ZBLOG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gtzxl.cn/17802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董其昌说了哪些书的名人名言,董其昌的诗句有哪些” 的相关文章

最简单的十首古诗,但首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

最简单的十首古诗,但首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,可以说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,王之涣也因这首诗而名垂千古,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。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...

致我亲爱的朋友暖心文案

致我亲爱的朋友暖心文案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1. 岁寒 时深 添衣 勿病 想我2. 我亲爱的朋友 别纠结 别怀疑自我 大步往前走 往后会很好的3. 我亲爱的朋友 闲言碎语太吵了 你别听捂住耳朵 往前走做自己4. 我亲爱的朋友 开心点啦 不要因为看见别人光亮就觉得自己暗淡5. 我亲爱的朋友:天冷了 多...

这4篇古文诗作就是人们追求的爱情与婚姻!

这4篇古文诗作就是人们追求的爱情与婚姻!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吟古诗词,解古人意。唱诗中情,经典咏流传。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,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!《诀别书》春华竞芳,五色凌素,琴尚在御,而新声代故!锦水有鸳,汉宫有木,彼物而新,嗟世之人兮,瞀于淫而不悟!朱弦断,明镜缺,朝露晞,芳时歇,白头吟,伤...

怎样说服孩子努力学习

怎样说服孩子努力学习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​​​​​​​​在原本可以改变的年华中,若不去改变,则只能一直处于平庸的状态。​​​​​​​​生命是一趟单程列车,从出生开始搭上列车,就是一场无法回头的路。​​​​​​​​当有时间和精力好好读书的时候,就要努力读书,一旦错过,将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。​​​​​...

赞美才女有文采的句子

赞美才女有文采的句子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1、千秋无绝色!悦目是佳人!倾国倾城貌!惊为天下人!2、芙蓉不及美人妆,水殿风来珠翠香3、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4、俏丽若三春之桃,清素若九秋之菊5、眉梢眼角藏秀气,声音笑貌露温柔6、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7、美人既醉,朱颜酡些8、冰肌自是生来瘦,那更分...

攒够失望就离开吧,总不能再攒够绝望,经典语录

攒够失望就离开吧,总不能再攒够绝望,经典语录,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。心情,是一种灵魂的书写,人生,是一种敷衍的讨好,多少的珍惜,成了人生的逗留,多少的惋惜,成了人生的感恩,最后人分心散,爱情离世。失落的心,总是那么卑微,错过的缘,总是患得患失,爱情,是一个骗子,思念,是一个幌子,最后分别,都是一个人的...